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
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是由APG(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的两位学者切斯和里维尔在2009年提出的有胚植物(也叫陆生植物或高等植物)分类系统。
概况
2009年APG III系统发表的时候,切斯和里维尔在《林奈学会植物学报》的同一期刊物上发表了题为《配合APG III的陆生植物系统发育分类》("A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land plants to accompany APG III")[1]的论文,把所有有胚植物处理为一个纲,并用模式命名法命名为木贼纲(Equisetopsida),以狭义蕨类植物(链束植物)中的一个现生属木贼属(Equisetum)为其模式。
他们把有胚植物处理为纲级的理由是,“如果绿藻的主要演化支被处理为纲的等级,那么所有陆生植物(有胚植物)也应该被包括在单独一个纲里,……”,而把陆生植物分成3-4门的传统分类系统则会导致这一演化支在林奈系统等级上的过度膨胀,使植物界中更大的演化支无法被赋予合适的等级。
分类
按照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木贼纲(有胚植物)包括14个亚纲。其中,苔藓植物3个亚纲,石松植物1个亚纲,蕨类植物5个亚纲,裸子植物4个亚纲,被子植物1个亚纲。
以下的列表在括号中给出了传统的门和纲名,方便对照。[1]
- 苔藓植物 (bryophytes)演化级(非维管植物)
- 石松植物 (lycophytes)演化支/级
- 蕨类植物(ferns或叫链束植物monilophytes)演化支/级[2]
- 裸子植物 (gymnosperms)演化支/级(文献库未收录该文献!)
- 被子植物 (angiosperms)演化支/级[3]
系统发育
下图显示了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中木贼纲中各个亚纲之间可能的系统发育关系。
|
影响和不足
由于切斯和里维尔都是APG中的资深分类学家,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在发表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2011年,里维尔和切斯发表了按林奈系统框架处理成等级式顺序排列版本的APG III系统。同年发表的2011年克里斯滕许斯蕨类系统和克里斯滕许斯裸子植物系统也都与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完全对接(唯一区别是在2011年克里斯滕许斯蕨类系统中,松叶蕨亚纲被合并到瓶尔小草亚纲)。2016年的APG IV系统没有继续把被子植物处理为木兰亚纲,而是作为一个无确定等级的演化支,这样仍然能够很方便地与包括切斯-里维尔系统在内的多种陆生植物分类系统对接。
然而,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也有明显缺点,就是为有胚植物设立的等级太低,与学界传统明显冲突。此外,由于当时该系统各亚纲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还不确定,他们没有为后来基本可以肯定是单系的狭义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设立正式等级,也使习惯学界传统的人感到不便。在里维尔于2015年初去世之后,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的影响力就大为下降。2016年发表的蕨类PPG I系统就把广义蕨类分为两个纲——石松纲(包括石松亚纲)和水龙骨纲(包括木贼亚纲、瓶尔小草亚纲、合囊蕨亚纲和水龙骨亚纲),不再追求与切斯-里维尔系统对接;苔藓学界则从未接受过切斯-里维尔系统,而是习惯把有胚植物处理为亚界,苔藓的3个演化支则处理为门。
多识植物界系统也放弃了切斯-里维尔有胚植物系统,把有胚植物处理为门级——木贼门(Equisetophyta),下设4个亚门,即地钱亚门、真藓亚门、角苔亚门和木贼亚门。按苔藓学界传统,地钱亚门分为3个纲,真藓亚门分为8个纲,角苔亚门分为2个纲。木贼亚门也分为4个纲,即石松纲、木贼纲、松纲和木兰纲。其中,石松纲(石松植物)和木兰纲(被子植物)各含一个同名(同模式)亚纲;木贼纲等同于PPG I系统中的水龙骨纲,即狭义蕨类或链束植物,包括木贼亚纲等5个亚纲;松纲即现生裸子植物,包括苏铁亚纲等4亚纲。这样的处理更有层次感,也更照应学界传统。
参考文献
- ↑ 1.0 1.1 Chase, Mark W.; Reveal, James L. (2009), "A 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of the land plants to accompany APG III" (PDF),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61 (2): 122–127, DOI:10.1111/j.1095-8339.2009.01002.x,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1095-8339.2009.01002.x/epdf,最后访问于2016年09月28日。
- ↑ Christenhusz, Maarten J.M.; Zhang, Xian-Chun; Schneider, Harald (2011), "A linear sequence of extant families and genera of lycophytes and ferns" (PDF), Phytotaxa 19: 7–54, DOI:10.11646/phytotaxa.19.1.2, http://www.mapress.com/phytotaxa/content/2011/f/pt00019p054.pdf,最后访问于2016年10月15日。
- ↑ Reveal, James L.; Chase, Mark W. (2011), "APG III: Bibliographical information and synonymy of Magnoliidae" (PDF), Phytotaxa 19: 71–134, DOI:10.11646/phytotaxa.19.1.4, http://www.mapress.com/phytotaxa/content/2011/f/pt00019p134.pdf,最后访问于2017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