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海棠科
qiū hǎi táng kē 秋海棠科 | |
---|---|
![]() | |
秋海棠 Begonia grandis (刘冰摄) | |
多识被子植物系统分类 (基于APG IV系统[1]) ![]() | |
生物 Vitae | |
域: | 真核域 Eukaryota |
总界: | 多貌总界 Diaphoretickes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亚界: | 绿色植物亚界 Viridiplantae |
总门: | 链形植物总门 Streptophyta |
门: | 木贼门 Equisetophyta |
亚门: | 木贼亚门 Equisetophytina |
演化支: | 种子植物 seed plants |
纲: |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
亚纲: | 蔷薇亚纲 Rosidae |
超目: | 蔷薇超目 Rosanae |
演化支: | 豆类 fabids |
演化支: | 固氮分支 nitrogen-fixing clade |
目: | 葫芦目 Cucurbitales |
科: |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C. Agardh (1824), nom. cons. |
科名模式 | |
秋海棠属 Begonia L. (1753) | |
属 | |
2属,见正文。 |
秋海棠科(Begoniaceae)是被子植物的一个科,有2属,1400余种。
词源
![]() | 本科的学名Begoniaceae条目中有更详细的词源信息,可参考。 |
秋海棠科的学名Begoniaceae由模式属秋海棠属学名Begonia的复合形式Begoni-加上表示科的等级后缀-aceae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
本科中文名亦由模式属中文名“秋海棠属”中的专名“秋海棠”加上“科”字构成。
分布
产全球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特征描述
系统发生
![]() | 本节可能存在未及时更新的内容,如有与分类列表不同的表述,以分类列表为准。 |
秋海棠科传统上曾分为3属,即夏海棠属(Hillebrandia)、翅管秋海棠属(Symbegonia)和秋海棠属(Begonia)。夏海棠属尽管只有1种,但其形态特征较为独特,分子研究又表明处于秋海棠科系统发生树的基部位置,因此独立为属是合理的。(文献库未收录该文献!)翅管秋海棠属则嵌在秋海棠属之中,因此应予归并。(文献库未收录该文献!)
秋海棠属为本科的骨干大属。由于种数甚多,德国菌物学家和植物学家克洛奇在1854年将其拆分为33个属,归于2亚科(原文称“亚目”),其中1亚科又分2族。(文献库未收录该文献!)次年,他又把秋海棠属进一步划分为41个属。(文献库未收录该文献!)然而,克洛奇划属所用的主要特征如花柱形态、雄花和雌花花被数目等都缺乏系统发生意义,这使他划分的属很不自然,而充满机械的人为性。在克洛奇之后,虽然植物学界都倾向于维持一个广义的秋海棠属概念,但对属下的组的划分仍然在相当程度上沿袭了克洛奇的方法。
目前,在秋海棠属全属范围内建立的最新系统是荷兰学者多伦博斯的系统,于1998年首次提出,当时将全属划分为63个组。此后,税玉民等人在2002年、德·威尔德等人在2003年各析出一新组,翅管秋海棠属又降为秋海棠属一组,秋海棠属的组数因此增至66个。然而,随着分子研究的开展,秋海棠属的属下划分很可能会有较大变化。
分类
分类列表
以下是根据最新资料整理的秋海棠科的科内分类系统。要详细了解列表中各种格式的含义,参见帮助:分类列表。
![]() | 下面列表中已包括了所有的属级异名,且所有分类群中文名已得到多识团队的完全审定。 |
-
-
Falkea K. D. Koenig ex Steud. (1840), non vis.
-
Hoffmannella Klotzsch ex A. DC. (1864), pro syn.
-
Begonia Hook. f. (1871), hom. illeg. non L. (1753)
-
Mitscherlichia Klotzsch (1854), hom. illeg. non Kunth (1832)
-
Petermannia Klotzsch (1854), hom. illeg. non Rchb. (1841)
-
Platycentrum Klotzsch (1855), hom. illeg. non Naudin (1852)
-
Pritzelia Klotzsch (1854), hom. illeg. non Walp. (1843)
-
Monopteron F. A. Barkley & Golding (1974), stat. dub.
裸花秋海棠属
Augustia Klotzsch
笛蕊秋海棠属
Barya Klotzsch
合被秋海棠属
Begoniella Oliv.
背裂秋海棠属
Casparya Klotzsch
辐蕊秋海棠属
Cyathocnemis Klotzsch
秋海棠属 (狭义)
Diploclinium Lindl.
-
Diploclinium Lindl. ex Wight (1852), isonym. id. ut Lindl. (1847)
榆叶秋海棠属
Donaldia Klotzsch
短寿秋海棠属
Doratometra Klotzsch
无茎秋海棠属
Eupetalum Lindl. ex Klotzsch
卵座秋海棠属
Ewaldia Klotzsch
帽蕊秋海棠属
Gaerdtia Klotzsch
-
Gaetdtia Klotzsch
轭蕊秋海棠属
Gireoudia Klotzsch
心座秋海棠属
Gurltia Klotzsch
二被秋海棠属
Haagea Klotzsch
八被秋海棠属
Huszia Klotzsch
锥果秋海棠属
Isopteryx Klotzsch
-
Isopteris Klotzsch
缨柄秋海棠属
Knesebeckia Klotzsch
轮叶秋海棠属
Lauchea Klotzsch
多叶秋海棠属
Lepsia Klotzsch
硕叶秋海棠属
Magnusia Klotzsch
侧膜秋海棠属
Mezierea Gaudich.
荞麦秋海棠属
Moschkowitzia Klotzsch
橙红秋海棠属
Nephromischus Klotzsch
锥序秋海棠属
Pilderia Klotzsch
葵叶秋海棠属
Platyclinium T. Moore
覆苞秋海棠属
Putzeysia Klotzsch
绒盾秋海棠属
Rachia Klotzsch
单座秋海棠属
Reichenheimia Klotzsch
长苞秋海棠属
Rossmannia Klotzsch
荨麻秋海棠属
Sassea Klotzsch
歧序秋海棠属
Saueria Klotzsch
扁籽秋海棠属
Scheidweileria Klotzsch
少蕊秋海棠属
Semibegoniella C. DC.
四室秋海棠属
Sphenanthera Hassk.
胡克秋海棠属
Steineria Klotzsch
-
Riessia Klotzsch (1854), hom. illeg. non Fresen. (1852)
锥药秋海棠属
Stibadotheca Klotzsch
-
Stiradotheca Klotzsch
翅管秋海棠属
Symbegonia Warb.
金钟秋海棠属
Tittelbachia Klotzsch
-
Titelbachia Klotzsch
长喙秋海棠属
Trachelocarpus Müll. Berol.
-
Trachelanthus Klotzsch (1855), hom. illeg. non Kunze (1850)
孔裂秋海棠属
Trendelenburgia Klotzsch
波叶秋海棠属
Trilomisa Raf.
凸籽秋海棠属
Wageneria Klotzsch
-
Wagneria Klotzsch
长药秋海棠属
Weilbachia Klotzsch & Oerst.
-
排除或存疑的指称或名称
Tropicos数据库中的Multangula为错误记录;该指称实为Begonia multangula(多角秋海棠)的种加词。
参考文献
- ↑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16),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V" (PDF),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81 (1): 1–20, DOI:10.1111/boj.12385,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oj.12385/epdf,最后访问于2016年6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