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杉科

来自多识植物百科
hóng dòu shān kē
红豆杉科
欧洲红豆杉 Taxus baccata (刘冰摄)
多识裸子植物系统分类
(基于杨永系统
[1] 编
生物 Vitae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总界: 多貌总界 Diaphoretickes
界: 植物界 Plantae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Viridiplantae
总门: 链形植物总门 Streptophyta
门: 木贼门 Equisetophyta
亚门: 木贼亚门 Equisetophytina
演化支: 种子植物 seed plants
纲: 松纲 Pinopsida
亚纲: 柏亚纲 Cupressidae
目: 柏目 Cupressales
科: 红豆杉科 Taxaceae
Gray (1822), nom. cons.
科名模式
红豆杉属 Taxus
L. (1753)

  5属,见正文

异名[2]
列 表

红豆杉科Taxaceae)是裸子植物的一个,有5属,约28种。

词源

红豆杉科的学名Taxaceae由模式属红豆杉属学名Taxus复合形式Tax-加上表示科的等级后缀-aceae构成。该词为复数形式,故在做主语时应与动词的复数形式搭配。

本科中文名亦由模式属中文名“红豆杉属”中的专名“红豆杉”加上“科”字构成。

除归并入本科的穗花杉科南紫杉科榧科之外,其它单纯的中文别名紫杉科,详见红豆杉属条目的“词源”一节。

分布

产北美洲,中美洲,欧亚大陆至东南亚,太平洋岛屿。

红豆杉科的分布图[制图:刘冰;底图来源:bzdt.ch.mnr.gov.cn;审图号:GS(2016)1561]

特征描述

特征简述

常绿乔木或灌木;叶条形或披针形,对生或螺旋状排列,常排成二列;雌雄异株,稀同株;雄球花单生或组成穗状花序,雄蕊多数,花粉无气囊;雌球花单生或成对生于叶腋或苞片腋部,具多数覆瓦状排列或交叉对生的苞片,每苞片具1枚胚珠;种子核果状,全部包于囊状肉质假种皮中,或为坚果状而包于杯状肉质假种皮中。

分类

分类列表

以下是根据最新资料整理的红豆杉科的科内分类系统。要详细了解列表中各种格式的含义,参见帮助:分类列表

1. 穗花杉族 Tr. Amentotaxeae W. C. Cheng & C. D. Chu (1975)
 Sy-ig.gif Caryotaxus Zucc. ex Henkel & W. Hochst. (1865), nom. superfl.
 Sy-kg.gif Caryotaxus Zucc. ex Endl. (1847), pro syn.
 Sy-ig.gif Foetataxus J. G. Nelson (1866), nom. superfl.
 Sy-ig.gif Struvea Rchb. (1841), nom. superfl. et hom. rej. sub Sond. (1845)
 Sy-ig.gif Tumion Raf. (1840), nom. superfl.
 Sy-vg.gif Tunion Raf. ex Greene
2. 红豆杉族 Tr. Taxeae Rich. ex Duby (1828)
 Sy-ig.gif Nothotaxus Florin (1948), nom. superfl.
 Sy-ig.gif Verataxus J. Nelson (1866), nom. superfl.

照片集

参考文献

  1. Yang, Yong; Ferguson, David Kay; Liu, Bing; Mao, Kangshan; Gao, Lian-Ming; Zhang, Shou-Zhou; Wan, Tao; Rushforth, Keith et al. (2022), "Recent advances on phylogenomics of gymnosperms and an updated classification", Plant Diversity 44 (4): 340-350, DOI:10.1016/j.pld.2022.05.003 
  2. 此处的科异名列表系根据其模式属的分类处理确定。其下可能包含有不属于本科的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