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皂荚属

来自多识植物百科
跳转至: 导航搜索
féi zào jiá shǔ
肥皂荚属
北美肥皂荚 Gymnocladus dioicus (刘冰摄)
多识被子植物系统分类
(基于APG IV系统
[1] 编
生物 Vitae
域: 真核域 Eukaryota
总界: 多貌总界 Diaphoretickes
界: 植物界 Plantae
亚界: 绿色植物亚界 Viridiplantae
总门: 链形植物总门 Streptophyta
门: 木贼门 Equisetophyta
亚门: 木贼亚门 Equisetophytina
演化支: 种子植物 seed plants
纲: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亚纲: 蔷薇亚纲 Rosidae
超目: 蔷薇超目 Rosanae
演化支: 固氮分支 nitrogen-fixing clade
目: 豆目 Fabales
科: 豆科 Fabaceae
(=Leguminosae)
属: 肥皂荚属 Gymnocladus
Lam. (1785), nom., gen. et typ. cons.
属名模式
Gymnocladus canadensis
Lam. (1785)
= Gymnocladus dioicus (L.) K. Koch (1869) (北美肥皂荚)

  5种,见正文

肥皂荚属Gymnocladus)是豆科的一个,有5种。

词源

属拉丁名“Gymnocladus”由“gymno-”(希腊语:裸露的)和“clados”(希腊语:枝条)构成。指这一类群在全年多数时间枝条几乎无叶。[2]

中文名“肥皂荚属”出自本属下一种肥皂荚G. chinensis)的中文名,出自于《本草纲目》。指本属类群与皂荚属Gleditsia)在形态和用途(荚果煎汁后可用于洗涤衣物)相似,但荚果相比之更为肥硕。

分布

产北美洲东部,亚洲东部(东喜马拉雅至中国和中南半岛)。

1种产北美,1种产印度阿萨姆地区,1种产缅甸,1种产中国,1种产越南北部。[2]

特征描述

生活型

落叶乔木。

无刺;枝粗壮。

二回偶数羽状复叶;托叶小,早落。

总状花序或聚伞圆锥花序顶生;花淡白色,杂性或雌雄异株,辐射对称;花托盘状;萼片5;狭,近相等;花瓣4或5片,稍长于萼片,长圆形,覆瓦状排列,最里面的一片有时消失,雄蕊10枚,分离,5长5短,直立,较花冠短,花丝粗,被长柔毛,花药背着,药室纵裂;子房在雄花中退化或不存在,在雌花中或两性花中无柄,有胚珠4-8颗,花柱直,稍粗而扁,柱头偏斜。

果、种子

荚果无柄,肥厚,坚实,近圆柱形,2瓣裂;种子大,外种皮革质,胚根短,直立。

化石

约10种分布于美国中部和西部、墨西哥、欧洲和中国等地区的已灭绝的本属植物(多为化石叶片及果实材料)先后被描述。[2]

系统发育

本属和皂荚属Gleditsia)一起被Polhill & Vidal (1981)Polhill (1994)置于皂荚群(Gleditsia Group)中,这一关系后来被Kajita et al. (2001)Bruneau et al. (2001)的分子系统发育分析以及Herendeen et al. (2003a)的分子-形态学系统发育联合分析所证实。[2]

生态学

生境

生于温带、亚热带或热带的山地、低海拔林地或山坡林地,有时生于河边。[2]

用途

北美肥皂荚Gymnocladus dioica)的种子常用作咖啡的替代品,称“肯塔基咖啡”(Kentycky coffee),亦用作庭院观赏树,还用于木材、固沙、制药、制杀虫剂、油料等工业;肥皂荚Gymnocladus chinensis)和印度肥皂荚Gymnocladus assamicus)的荚果可用作肥皂;本属植物的叶片和果瓣常含有对家畜致死的金雀花碱(alkaloid cytisine),种子和果瓣经漂洗、蒸煮后可供食用。[2]

分类

分类列表

以下是根据截至2021年4月的资料整理的肥皂荚属的属内分类系统,其中的中文名已全并经过多识团队的审阅。要详细了解列表中各种格式的含义,参见帮助:分类列表

Sy-hg.gif Erythrophleum angustifolium Gagnep. (1952)
Sy-hg.gif 广西肥皂荚 Gymnocladus guangxiensis P. C. Huang & Q. W. Yao (1980)
Sy-hg.gif Guilandina dioica L. (1753)
Sy-hg.gif Gymnocladus canadensis Lam. (1785)
 Sy-vg.gif Gymnocladus dioica (L.) K. Koch

排除类群

待考类群

参考文献

  1.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16),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V" (PDF),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81 (1): 1–20, DOI:10.1111/boj.12385,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oj.12385/epdf,最后访问于2016年6月11日。 
  2. 2.0 2.1 2.2 2.3 2.4 2.5 Lewis, G.; Schirire, B.; Mackinder, B.; Lock, B. (2005). Legumes of the World. London: Kew Royal Botanic Garden. p. 55-510. ISBN 9781900347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