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兜树属
lù dōu shù shǔ 露兜树属 | |
---|---|
![]() | |
林投的未成熟果实(刘夙摄) | |
多识被子植物系统分类 (基于APG IV系统[1]) ![]() | |
生物 Vitae | |
域: | 真核域 Eukaryota |
总界: | 多貌总界 Diaphoretickes |
界: | 植物界 Plantae |
亚界: | 绿色植物亚界 Viridiplantae |
总门: | 链形植物总门 Streptophyta |
门: | 木贼门 Equisetophyta |
亚门: | 木贼亚门 Equisetophytina |
演化支: | 种子植物 seed plants |
纲: |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
亚纲: | 百合亚纲 Liliidae |
超目: | 露兜树超目 Pandananae |
目: | 露兜树目 Pandanales |
科: | 露兜树科 Pandanaceae |
属: | 露兜树属 Pandanus Parkinson (1773) |
属名模式 | |
露兜树 Pandanus tectorius Parkinson (1773) | |
种 | |
见正文。 | |
异名[2] | |
|
词源
![]() | 本属的学名Pandanus条目中有更详细的词源信息,可参考。 |
露兜树属的学名Pandanus最早由伦菲乌斯在1741年的《安汶草木志》中命名,由林投(P. odorifer)的安汶地方名pandang拉丁化而成。今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均有pandan一词,为露兜树属植物的通称。此名后于1773年由悉尼·帕金森正式发表。
分布
特征描述
用途
文玩
露兜树属中的一些种,其小核果下部合生成核果束,这些核果束可用于制作菩提子。其果实成熟之后变为黄褐至红褐色,核果束木质,具多角,形状略似莲形,所制作的菩提子因此称为“滴血莲花菩提”(注意和莲花菩提不同)。
在中国,最常见的滴血莲花菩提原植物是露兜树(Pandanus tectorius)。露兜树的果实直径可达15厘米左右,核果束中的小核果数目(也即“莲瓣”的数目)较多,为5-12个,是制作滴血莲花菩提的理想材料。
分类
分类列表
以下是初步整理的露兜树属的属内分类系统。其中的种列表尚不完全,有待完善。要详细了解列表中各种格式的含义,参见帮助:分类列表。
- 01. 香露兜 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 ex Lindl.
- 02. 露兜草 Pandanus austrosinensis T. L. Wu
- 03. 烛台露兜树
Pandanus candelabrum P. Beauv.
- 04. 团果露兜树
Pandanus conglomeratus Balf. f.
- 05. 红棒露兜树
Pandanus conoideus Lam.
- 06. 席露兜树
Pandanus dubius Spreng.
- 07. 硬骨露兜树
Pandanus eydouxia Balf. f.
- 08. 小露兜 Pandanus fibrosus Gagnep.
- 09. 尼泊尔露兜树
Pandanus furcatus Roxb.
- 10. 簕古子 Pandanus kaida Kurz
- 11. 尼科巴露兜树
Pandanus leram Jones ex R. Millar
- 12. 山生露兜树
Pandanus montanus Bory
- 13. 林投 Pandanus odorifer (Forssk,) Kuntze
- 14. 多头露兜树
Pandanus polycephalus Lam.
- 15. 褐头露兜树
Pandanus purpurascens Thouars
- 16. 露兜树 Pandanus tectorius Parkinson
- 17. 分叉露兜 Pandanus urophyllum Hance
- 18. 扇叶露兜树 Pandanus utilis Bory
参考文献
- ↑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2016), "An update of the 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 classification for the orders And families of flowering plants: APG IV" (PDF), Botanical Journal of the Linnean Society 181 (1): 1–20, DOI:10.1111/boj.12385, 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boj.12385/epdf,最后访问于2016年6月11日。
- ↑ 此处的属异名列表系根据其模式种的分类处理确定。其下可能包含有不属于本属的种。